題:
遠距離物體的短/長時間曝光之間有何區別?
custodia
2014-08-12 15:33:4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說我想在遠處拍攝一些大物體的風景型照片(聚焦在無窮遠處);例如地平線上的山脈,甚至月亮。假設圖片中沒有較近的物體,並且光線充足。

  • 大光圈,例如f / 1.4,快快門速度
  • 窄光圈,例如f / 16,慢速快門速度

(對於每個&快門速度都應適當調整ISO,以使兩張圖片看起來大致一樣明亮)

如果這樣的話,哪個更合適?謝謝所有回复的人。

儘管您已消除歧義,但最好避免說“大/小光圈”,因為它會引起物理上較大的光圈(例如f / 1.4)和較大的f值(例如f / 16)之間的混淆。最好談論“寬”和“窄”孔徑。
六 答案:
MarcinWolny
2014-08-12 15:59:27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 f / 16將為您提供比f / 1.4更清晰的圖像。是的,衍射確實在f / 16處起作用,但仍不如在幾乎所有的f / 1.4鏡頭中f / 1.4處所表現出的光學缺陷那樣嚴重。 (請參閱:您的特定鏡頭的測試,分辨率圖表)
  • 當鏡頭全開時,其晶狀體昏迷和散光比停下來的情況更糟。當您擁有點光源(星空,遠處的路燈)時,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分辨率將是您的主要關注點(上方的點)
  • f / 16將為您提供更高的景深(通過這樣做:容易對焦,這對自動對焦鏡頭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可以超越無限遠(手動鏡頭(例如Zeiss ZF / ZE)往往會經過校準,以將對焦範圍限制在無限遠處,從而使整個過程更加容易。)
  • 更長的曝光時間可能需要遠程觸發(或延遲釋放快門),反光鏡鎖定(MLU)和三腳架,以避免捕獲由反光鏡和手握相機引起的相機震動。
  • 何時在夜間拍攝-您可能會獲得(很長)曝光時間的星級試驗(請參閱: 600的法則
  • 長時間曝光的圖像會受到額外的熱噪聲影響。這不是問題,但越接近30秒鐘,情況就越糟,這在某些低端相機或機智相機中尤其重要在已知的缺陷中,由於電子設備輻射的熱量,您可能會在其中發現更亮/更嘈雜的斑點。 (請參閱:暗框扣除)測試相機是否因電子設備的熱量而出現問題的最佳方法是戴上鏡頭蓋並在ISO6400左右進行30秒曝光-如果圖像均勻,則可以,但是例如,如果您發現圖像的右上角比其他任何地方都亮-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將有問題。

通常-除非您有意實現某些期望的效果-否則請避免極端。極高的ISO,極寬的鏡頭開口(或關閉),極長時間的曝光-所有這些都會對圖像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鏡頭非常像中間地帶(再次: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測試)。

如有疑問,中間最好:(摘自Feynman)“當齒輪比為2:1時,您想知道是否應該將其設置為10:5或24:12或48:24?” :您可以查看“波士頓齒輪目錄”,然後選擇列表中間的那些齒輪。高端齒輪的齒數很多,很難製造,如果可以製造出更細齒的齒輪, “會使清單進一步增加。清單低端的齒輪齒很少,容易折斷。因此,最佳設計使用清單中間的齒輪。”
Matt Grum
2014-08-12 16:25:4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是這樣,哪個更合適?

假設您沒有穩定性或運動問題,並且景深不是問題,那麼 f /建議使用16比f / 1.4 更合適,因為超快鏡頭在光圈全開時會顯示出幾個圖像退化像差。

但是 f / 5.6可能更好一些,因為衍射開始超過該點,從而降低了清晰度(假設APS-C傳感器的直徑為35mm或更大,您可以在衍射成為問題之前進一步停下來。)

某些鏡頭可以在f / 5.6之後,角落的性能會有所改善,因此您可能需要犧牲中央清晰度來獲得角落性能。有很多鏡頭檢查站點,它們可以為中央/轉角性能提供最佳的光圈/光圈。早期(在f / 4甚至f / 2.8時)達到峰值的鏡頭是一個非常好的透鏡,其像差很小(因此停下來的好處較小)的徵兆。

ElendilTheTall
2014-08-12 15:49:2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假設您使用的是三腳架,則快門速度本身不會有太大變化。如果您手持,更快的快門速度將有助於消除抖動。您還需要考慮場景中的任何移動物體,例如樹木,水或云-較慢的快門速度會使它們模糊。

但是,無論在哪種光圈極限下,圖像質量都很少達到最佳狀態-f16通常是衍射開始影響圖像清晰度的地方。在您描述的情況下,最好在鏡頭的“最佳位置”附近拍攝,這會因型號而異。

Jorge Córdoba
2014-08-12 16:01:5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物體的距離不是決定快門速度的因素。它們與照相機以及您的構圖意圖和可用光有關的相對運動速度才是真正重要的。您提出問題的事實表明您不知道大光圈和小光圈之間以及快速快門速度和小光圈之間的藝術差異。

物體是距離太遠會使任何動作都難以察覺,但仍可能會影響您的圖像。最好的例子是雲,雲可能很遠,但是在刮風的日子仍然可以在圖像上“移動”。

在90%的風景攝影中,最好使用鏡頭最佳點,通常您可以使其約為最小光圈的兩倍(例如,對於可以執行f / 22的鏡頭,將為f / 11),這也會產生足夠的深度保持銳度的同時保持視野。

您最好在APS-C傳感器上說出f / 5.6來逼近最佳點。
物體的距離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關的:因為我們知道框架中的所有物體都是無窮遠的,所以景深並不是大問題,因此不需要使用非常狹窄的光圈。正如您所說,f / 11應該足夠,實際上,您可能會在f / 5.6和f / 8之間獲得更好的結果。
是的,但是除非您拍攝星星或天空的照片,否則“框架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無窮遠”可能都不是正確的。
MirekE
2014-08-13 00:43:2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這個問題的字面意思是f / 1.4 vs f / 16,那麼我要說16,因為只有少數幾隻鏡頭能達到f / 1.4才能以出色的技術質量拍攝風景攝影。但是,我對設置光圈(針對這些類型的鏡頭或其他類型)的看法有所不同。

在這種攝影中,您應該將光圈設置為:

  • 獲取最大分辨率。這取決於鏡頭,但絕對不是f / 1.4,很可能不是f / 16。它將介於兩者之間。
  • 獲取所需的景深。這取決於您要聚焦的主體與相機之間的距離。
  • 以獲得合理的快門速度。對於使用FF相機的手持攝影機,其焦距大約為1 /焦距或更短,對於三腳架攝影,您可能希望避免“臨界快門速度”在1 / 10s左右。
  • 控制運動模糊。在風景攝影中,這可能意味著樹枝或草在風中移動,月亮在天上飛來飛去,鳥兒飛翔,雨滴落下,水流下落……

因此,最終的f-stop將為以上的結合。具體的價值取決於鏡頭,視野,天氣以及攝影對您來說可能是一門藝術學科,甚至取決於您的心情。

Garret Baquet
2014-08-13 13:01:5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實驗,來自許多才華橫溢的導師的提示,一堆垃圾圖像和一些純淨的運氣,導致白天或晚上任何風景,全景針的默認啟動設置/清單...在任何情況下,它都可以用作中間曝光HDR支架。

  • 沉重的三腳架(將腿部和頸部伸到最小)

  • F-Stop -3EV全封閉(某些鏡頭為F32,因此初始值為F22)

  • ISO 100-160(如果絕對需要,則為400+(更高的ISO =更多的噪點(穀物)))

  • 2秒快門延遲(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時,三腳架經常會明顯振動)

  • 確保相機是全景針的水平(拍攝非橫向肖像)

  • 啟用了反光鏡鎖定(可以在三腳架上感覺到反光鏡振動!)

  • 始終拍攝RAW! (+ jpg僅適合校樣)

  • 檢查直方圖!預覽屏幕謊言!!!

  • [| __] = BAD(曝光不足-陰影中沒有詳細信息)

  • [ _ / _] =好

  • [/] =好

  • [__ / |] =不好(曝光過度-突出顯示中沒有細節)

  • “過度曝光”通常比“曝光不足”要好...(增加後期曝光也會增加噪點……減少曝光使圖像變暗也會減少噪點)

  • 正確地將其拍攝並在Post中弄亂了...有沒有人看到過“ Fix it in Post”方法的任何良好結果?除非需要“固定外觀”:)

這似乎無法回答問題。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3.0許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