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什麼時候手動對焦比自動對焦更好?
Evan Krall
2010-09-08 02:29:3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們都知道自動對焦對於日常拍攝非常方便,尤其是在帶有小型取景器的相機上,這些相機很難進行手動對焦(例如我的尼康d3000)。

但是,就像曝光設置一樣, dSLR提供手動對焦選項的原因:有時相機背後的大腦做出比相機內部“大腦”更好的決策。

在某些情況下,通常最好關閉自動對焦並通過眼睛?

六 答案:
egorFiNE
2010-09-08 02:55:5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1. 微距拍攝。景深是如此之淺,以至於相機無法知道您到底想向世界展示什麼。

  2. 影棚拍攝。您知道事情的確切位置並且已經集中。您不希望每次按下快門時相機來回對焦。

  3. 人像具有開放的光圈,鏡頭很長。您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眼睛上,而做到這一點的好方法之一就是將您的身體聚焦,稍微來回移動直到看到對睫毛的聚焦。

  4. 運動/動作/種類/寵物,以防萬一您知道對像要去哪裡。您手動進行預聚焦並等待。有些相機甚至可以讓您準確地捕捉到對焦時的鏡頭。

  5. 拍攝月亮或其他遙遠的物體。您需要預先關注超焦距。

  6. 街頭攝影。您知道到拍攝對象的大概距離約為1.5米(約5英尺),並且從腹部朝著大約方向射擊。如果相機處於自動對焦狀態,它將丟失太多次。

  7. ol>
#6是個好主意。
或當被攝體對比度低/光線不足時。嘗試為冰柱拍照,然後瘋狂地觀看AF搜索。
Evan Krall
2010-09-08 04:17:1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社交活動照明不佳

通常在聚會或婚宴上,燈光太暗,無法自動對焦正常工作,因此需要AF輔助燈。向某人照射光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意識到相機/自我意識,並且鏡頭可能會損壞。

SF.
2013-01-15 19:08:2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其他人會給出有用的情況。我將在絕對必要的地方給出一個。玻璃,鐵絲網等背後的對象。

在從動物園的花園裡拿了很多髒玻璃,籠子欄和鐵絲網的照片後,我學會了手動對焦的價值。

jrista
2010-09-08 02:58:0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在許多情況下,手動對焦非常重要。考慮到自動對焦的工作原理,它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其最大的缺點之一是,它通常只會自動圍繞一個一般點或可能是一個點的位置進行聚焦。當精確對焦不重要時,例如寬幅超焦風景照,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在其他情況下,例如微距照片,人像照片或對焦點的精確放置很重要的任何事情,自動對焦​​通常會失敗或無法充分發揮作用。當自動對焦出現在同一位置連續對焦的問題時。在大多數時候,它可能會選擇正確的事物來專注於其他事物,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它可能決定完全專注於其他事物。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AF品脫或基因座來緩解這種情況,但是有時可能還不夠。如果您遇到自動對焦通常聚焦於正確事物的情況,但又經常搜尋並聚焦於其他事物,則可能會發現使用自動對焦來聚焦於適當的目標很有用,然後切換到手動以防止進一步聚焦狩獵。這通常發生在夜間或室內光線不足或不一致的地方。

FotoRhondaT
2010-09-10 23:13:3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我發現我大部分時間都喜歡使用手動對焦。我前一天晚上打了一場高中橄欖球比賽,發現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對焦​​是更好的選擇(對我而言)。

AGDM
2010-10-14 00:44:4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一直以來...我討厭自動對焦,但是說真的,即使自動對焦適用幾次,我也要堅持手動操作...如果需要的話,我傾向於使用自動對焦,而不是習慣於自動對焦。 ..

您的答案範圍是什麼?您是否僅在風景攝影或微距攝影比賽中思考?在這些情況下,手動對焦可能會更好。但是,您必須意識到,攝影的種類繁多,與自動對焦相比,它們更多地受益於自動對焦。作為我自己的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師,我可以向您保證,如果我必須每125ms手動對焦一次(每秒8幀7D的滯後時間),我將永遠無法獲得驚人的照片。
說得通。當時,我正在處理一台有很多弱光問題的相機,並且我很欣賞能夠在沒有相機尋找聚焦點的情況下進行拍攝的能力。今天大不相同,我的相機很少處於手動模式。即使在三腳架上。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我會手動進行。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2.0許可。
Loading...